晚清制瓷业中的一抹亮色——大雅斋瓷器

提及清代瓷器,人们普遍会想到康、雍、乾三朝时期,因当时政治安定,经济繁荣,皇帝重视,瓷器成就卓越非常,中国进入制瓷历史高峰。晚清时期,清王朝衰败,景德镇瓷业也一去不返,瓷器从造型、颜色、纹饰、品种、数量与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不能与其鼎盛时期相提并论,鲜被人提及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瓷器中唯一的一抹亮色便是光绪朝慈禧御用制“大雅斋”款的官窑瓷器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09476768318.jpg


“大雅斋”瓷属于堂名款瓷器,是慈禧太后为自己设计、烧制的御用瓷。它们画风细柔,图案精巧,多为花鸟纹,常以牡丹萱花绣球之类装饰,体现出强烈的女性化审美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0040316278.jpg


何为大雅斋?

古往今来,大凡文人墨客都要给自己的书房、画室起个雅名,亦谓之斋号。当慈禧还是咸丰帝妃嫔时,就以“大雅斋”作为自署斋号,一直以来她就是在大雅斋写字作画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0454531104.jpg


据学者考证,“大雅斋”位于“天地一家春”的西间,而“天地一家春”就是圆明园“九州清晏”的一处建筑。后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,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,“大雅斋”也付之一炬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0680940985.jpg


重建圆明园,“大雅斋”瓷器应运而生

慈禧儿子同治帝亲政后,慈禧仍把持朝政。为了让慈禧退出权力中心,同治帝以感恩皇太后为大清朝所作贡献为名,下旨重修圆明园,以作为慈禧颐养天年之所。慈禧曾经居住过的“天地一家春”就成了此次重修工程的重点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1151096841.jpg


圆明园开工重建后,内务府传办江西九江关烧造一批瓷器。而“大雅斋”瓷器原意,就是为重建后的圆明园“天地一家春”内的西间堂室陈设和日用所用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1528500017.jpg


此前清代御窑厂已毁于太平天国战争。同治帝重建后,御窑厂工人及设备都有极大限制,再加上时间紧,烧造数量大等因素,直到光绪元年(1875年)、二年(1876年)头两批“大雅斋”瓷器才陆续完成。此后,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,景德镇的御窑厂再也没有烧出第三批“大雅斋”瓷器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1961165889.jpg


同时清政府国库亏空,已无力负担重修圆明园的开支,加之朝中大臣极力反对,圆明园重建被搁置。因此,“大雅斋”瓷器转而入紫禁城专供慈禧在后宫使用,并主要集中在长春宫内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2242771803.jpg


花鸟闲情 永庆长春——慈禧太后的致青春

慈禧太后亲自参与“大雅斋”瓷器的烧造,所有瓷器均为色地彩绘,花鸟纹饰秀丽精致,带有独特的女性审美特质,也带有慈禧的个人偏好。如在咸丰二年,17岁的叶赫那拉氏走入咸丰帝视线,被封兰贵人。此后兰草就成为她的最爱,慈禧就专门烧造出绘有兰草的花神杯。此外“大雅斋”瓷器大部分器底都用红彩书写有“永庆长春”四字楷款,寓意慈禧太后希望自己永葆青春的美好愿望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2623602903.jpg


与同时期其他官、民窑器物相比,大雅斋瓷器无论在质地和工艺上都最为考究,体现了光绪朝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平,是晚清制瓷业少有的一抹亮色。


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3018741001.jpghttps://images.sctx.com/upload/shop/article/05924213126287726.jpg


image
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余景艳《粉彩花鸟对杯》
¥1580.00
立即购买

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