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春作首

 

六畜猪为先


老辈人说,猪年是肥年,是丰收与福气的象征。猪在中国历代被视为“六畜”之首,不仅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,也成为“诸事如意”的标志。小家兴旺,国家安宁,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,农耕社会里,有了“豕(猪)”才有“家”,猪长肥壮,粮食丰收,都是喜悦的事情。

猪大智若愚,它没有棱角,不露锋芒,敢于承受,用温和的态度度过平凡的一生,象征着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。

在许多人的心目中,猪是吉祥、丰收和财富的象征。在明清以及近现代中,以猪为题材的艺术品,基本上都是取其大吉大利、富贵吉利之意。

齐白石

齐白石画的猪,栩栩如生、憨态可掬,将猪无忧无虑的样子,表现得真实、仔细。白石老人创作猪图的时间不同,造型也不尽相同,但看起来都真实朴素。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简朴的,齐白石笔下的猪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。


齐白石画《猪》


齐白石画《猪》

徐悲鸿

以画马而享誉画坛的徐悲鸿,其画猪亦十分有名,他笔下的猪别有风味!资料显示:早在1998年,徐悲鸿的《双猪图》就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,成交价近37万元。在2003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,徐悲鸿的《桑梓野猪图》又拍出了104.5万元。


徐悲鸿画猪

“墨猪”一词,本是美术史上聚讼千年的书法审美术语,出自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《笔阵图》一文:“多骨微肉者,谓之筋书;多肉微骨者,谓之墨猪。”“墨猪”用来形容书法线条笔画丰肥而无骨力。而悲鸿先生泼墨挥洒一幅《墨猪图》,图中活现一只满脸褶皱目光惊恐的黑猪步态蹒跚的滑稽样子。

黄胄

黄胄喜爱动物,特别是与人类亲密接触的家禽家畜,并不在乎它们是不是“难登大雅之堂”。在西北,他大量描写了骆驼、马、牛、羊、毛驴等与少数民族农牧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;而南方农村满目皆是的鸡、鸭、鹅、猪等生灵,则以蓬勃的生命力给黄胄以震动,他以娴熟的技巧取舍它们可爱动人的瞬间,让观众也为之振奋。

猪肉好吃亦好画

题跋:悲鸿先生曾画一水墨猪,气韵极好,可见猪肉好吃亦好画


阿克苏小猪 1957

黄胄笔下的“猪”,形象圆滚可爱,但又变化多端。如为抢食从其他小猪背上横跨过去的《阿克苏小猪》和《猪多肥多粮食多》中奋力攀爬饲养员手中喂食桶沿的南方海岛小猪,它们急不可耐的表情都令人忍俊不禁;又或是闲庭散步的“满圈肥猪”,或以奋步疾走之态呈现“六畜之首”的威严,可谓是“千猪千面”。

有了猪,自然就有牧猪人。黄胄“牧猪”题材的作品,则是通过表现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,赞美生命的美和人类勤劳的品质。


惠安女和猪 1984 

韩美林

韩美林,国家一级美术师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,中央文史馆研究员,北京奥运“福娃“的设计者。韩美林画过一系列水墨动物,猴子、熊猫、小鸡、小猫、小狗等等,他笔下的水墨小猪,更是憨态可掬。猪的各种姿态尽显画中:幸福半卧的猪、开心大笑的猪、乖乖站立的猪、撒欢奔跑的猪。


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