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泰蓝又叫做珐琅,学名是铜胎掐丝珐琅。燕京八绝之首,国礼地代表,中华民族的瑰宝,自元朝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,因为景泰蓝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(1450年-1456年),而且尤其是以蓝色(孔雀蓝和宝石蓝)为主,所以称为景泰蓝,而景泰蓝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清朝宫廷造办处档案中。
景泰蓝自元朝传入我国已有600多年历史,其制作工艺是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也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掐丝珐琅工艺繁缛复杂而又精细容不得半点差错。景泰蓝的生产工艺,是一门美术设计、镶嵌、雕刻、冶金等技术与知识相融合的综合艺术。 一只景泰蓝要经过5道步骤:1、制胎 ——2、掐丝 ——3、点蓝——4、磨光——5、镀金。
一般是在铜胎上用铜丝按照设计图纸掐出图案,因为是掐丝是粘贴到器物上的,为了牢固还需要经过烧制才可以,掐丝完成后便到了点蓝和烧蓝,点蓝包括色彩的选择、搭配,施釉的多少,润染都很有讲究,它没有图纸,一切色彩都在点蓝师傅的心里。点蓝中有很多细小的地方,手一抖就容易点坏,点蓝至少需要三次,因为其烧制过程中,每次都会掉一些颜色。之后是磨活,将釉磨平,这一步是又脏又累又单调的一道工序。最后是镀金,将产品挂入金液槽中通上电进行镀金,完成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用锯末蚀干,整套的景泰蓝生产工序便宣告完成。
掐丝珐琅五彩斑斓,华丽夺目,它集历史、文化、艺术和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,精美华贵,有着深刻的民族内涵,凝结着制作者的智慧。
宫廷艺术殿堂里,塑造了景泰蓝金碧辉煌、珍重华贵之貌,又被皇家认定为皇宫日常生活之必需品,它有着皇家权势不可侵犯,体现着天下最为富有和高贵以及唯我独尊帝王之品,也就形成景泰蓝帝王气内质与形貌。